国庆假期,在紫竹院街道北洼路社区,一支老党员组成的先锋队,一如既往地在垃圾桶前值守,沟通引导居民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维护社区环境。
穿上绿马甲、戴上小蓝帽、戴起塑料手套……早上 7 时,61 岁的高宏英准时来到北洼路社区车道沟东路 4 号院 2 号楼前的垃圾桶站,先把桶站周围地面清扫干净,又拿起夹子,将桶内分类不准确的垃圾重新分拣。
这时,来扔垃圾的居民陆续多了起来,见一位居民拎的东西有点多,高宏英便上前帮忙解开垃圾袋,捏着袋子一角将厨余垃圾倒进绿色小桶,抖落干净后又将塑料袋放进灰色的其他垃圾桶。
“有一些比较难分辨的垃圾,比如老玉米棒,在后期处置环节容易损坏机器,因此属于其他垃圾,我们就会在分拣时和居民说一声‘下次您提前把垃圾分开’,大多数人说一次就记住了。”高宏英说。
据了解,北洼路社区的北无宿舍小区是一个老旧小区,没有物业管理,自 2020 年 5 月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社区的老党员们便自发组织起来,成立先锋队,承担起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任务,如今队伍里已有 30 人左右,平均年龄 70 岁左右。
为了做好垃圾分类,老党员们拿着分类小册子,一遍遍记分法,一项项核对垃圾是否分类正确。值守中遇到对垃圾分类不理解的居民,他们总是面带微笑,耐心地和大家宣传垃圾分类好处,即便是在最炎热的夏天也没有停歇。如今,在社区内提起老党员先锋队的名字,居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
正是有了社区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社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断增强,在物业最薄弱的北无宿舍小区,最终达到了居民 100%参与。
“永远保持耐心与理解,整个小区齐步走,一起保持垃圾分类意识,社区环境才能越变越好。”老党员志愿者黄殿峰说。
产品推荐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