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宿迁推出《宿迁文明 20 条》后,“垃圾分类不乱扔”这一文明公约得到广大市民的一致认可,有力筑牢了宿迁城市文明根基。但依旧有少数群体没能严格约束自己,在投放垃圾时不按要求进行分类。
6 月 24 日,在宿城区太湖东路,宿迁晚报采访组发现在一个标有可回收物字样的垃圾桶内,被人投放了鸡蛋壳、果皮等厨余垃圾。正在清理垃圾桶的环卫工人说:“以往我们发现有人垃圾不分类就投放时都会主动上前制止,但附近垃圾桶数量多、分布广,我们不可能每一个都关注到,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只能自己动手,把桶内垃圾拿出来重新分类投放。”
“这条路有很多垃圾桶,分别标有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其他垃圾等字样,由于路边店面众多,经常能看见有人投放垃圾。”在太湖东路开饭店的赵先生说,“我经常看见大家投放垃圾时会刻意去看垃圾桶身上的文字,确认自己没有丢错,但也有一小部分人会随意丢放。”
赵先生说,生活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做好垃圾分类既是变废为宝,也是减少废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养成的良好习惯。
产品推荐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