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人们对垃圾分类回收的意识,引导人们正确投放垃圾。7 月 17 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美丽中原,助力环保”宣讲团于实践地正式开始垃圾分类的宣讲活动。
7 月 20 日,宣讲团队员于来到濮阳市南乐县进行垃圾分类宣讲活动。宣讲队员首先对南乐县一所驾校教练及学员耐心讲解垃圾分类对城乡美化,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影响。通过与驾校教练的沟通,宣讲队员了解到,驾校室外有四五个垃圾桶,但有时甚至不能满足日常生活垃圾量的需要。由于日常生活垃圾量较大,该驾校的垃圾桶设施还有待完善,垃圾分类更加不能应用于实际。面对宣讲队员提出的“对垃圾分类有何态度”时,该教练表示,虽然目前垃圾桶设施还未完善,但他也认为垃圾分类必不可少。
随后,宣讲团队员来到南乐县老菜市场。在喧闹的街头,“绿色桶”随处可见,分类标志却不明显。附近居民指出,自己家里的垃圾仅分为”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两大类,他自己在分类方面也了解甚少。
宣讲团队员通过走访深入了解到,垃圾分类的难题在于“居民想积极分类,但欠缺垃圾分类知识”与“垃圾桶设施相对不完善“这两项突出矛盾。很多居民有垃圾分类意愿,却缺乏相关分类知识,造成“心有余却力不足”的现象,也存在一些地区垃圾桶设施仍待完善的问题。宣讲团认为,提高城镇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热情度,以及保障垃圾分类设施的供应充足是垃圾分类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南乐县人民政府对垃圾分类越来越重视,意识到垃圾设施的重要性,由政府主导,动员各级、协调各方,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相关部门正在努力把短板补齐,尽力保障居民对垃圾桶设施的供应,南乐也逐渐转变成和谐美丽的县城。
实践队员知悉,垃圾分类的重头戏最终是要交给广大人民群众来共同导演。他们通过深入群众,广泛调研群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情况,积极调动大众对垃圾分类的激情,期望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作为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实际行动,争取形成全民动员、人人参与、人人动手、共建清洁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产品推荐 | ||
![]() |
![]() |
![]() |
![]() |
![]() |
![]() |
![]() |
![]() |
![]() |